1992年,因超火爆的《審死官》而名利雙收,而美國《人物》雜誌更評選周星馳為「全球最有趣男明星」,也是唯一擁有此殊榮的華人

1992年的香港,後來被媒體和業內公認為“周星馳年”。

這一年,美國《人物》雜誌甚至也將周星馳評選為“全球最有趣男明星”。讓他成為迄今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。

而星爺之所以獲得這樣的評價,原因其實很簡單,因為這一年香港票房前十位的影片中,他的電影就佔據了七部。

而且票房前五部電影,都屬於周星馳。顯然,這樣的成績已經足以讓一度質疑“周星馳現象”能否持久的評論界,徹底閉嘴。

也許如何重新審視“無厘頭”,才是他們更應該關注的地方。

對於影迷來說,從1992年開年的《漫畫威龍》,再到年末的《武狀元蘇乞兒》。 他們幾乎有半年時間可以隨時在電影院,享受周星馳帶給自己的快樂。

只是究竟哪一部電影最好,是八百萬天價片酬的《家有囍事》,還是兩部都進入票房前五的《鹿鼎記》系列,自然會有太多話題。

不過對於周星馳來說,1992年最重要的電影應該只有一部,那就是當年的香港票房冠軍《審死官》。

1992年的《審死官》,應該說是周星馳第一部打破小人物逆襲傳統模式,拍攝的電影。

也是周星馳作為龍套演員,在8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與杜琪峯所謂合作後,第一次合作一部電影。

而影片不僅以將近五千萬票房,獲得年度票房冠軍。還為周星馳贏得了第一座影帝獎杯——第37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。

可以說這部電影的重要性,已經不言而喻。但是票房冠軍也好,亞太影帝也罷,應該很少有觀眾了解,《審死官》最初可並不是一部周星馳電影。

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,“雙週一成”無疑是最有票房保障和影響力的巨星。

《審死官》的拍攝計劃確實由其中一位周先生提出,然而他並不是周星馳,而是周潤發。

“這部電影的計劃是由周潤發提出的,當時我希望周潤發演宋世傑,而鄭裕玲是他的妻子。”

《審死官》的導演杜琪峯回憶,最早提出拍攝這個題材的其實是周潤發,當時他們正在合作《阿郎的故事》。

然而因為發哥與金公主的合約、以及鄭裕玲的檔期,影片才改由周星馳與梅艷芳搭檔。

至於為什麼找周星馳,自然還是與星爺的爆紅,以及杜琪峯當時所屬的電影公司有關。

八十年代末,杜琪峯與韋家輝在無線高層劉天賜的力荐之下,簽約了方逸華主政的大都會電影公司。

這家公司是邵氏停產後,與TVB合組的一家電影公司。 而無線握有星爺的合約,所以一切順理成章。

至於星爺的片酬,自然與《家有囍事》的八百萬天價無關,應該只是同期電影最低的一部。

杜sir的《審死官》,還是翻拍自1948年粵劇名伶馬師曾、紅線女的同名電影《審死官》。對此,影片也曾向前作致敬,《審死官》中周星馳父母的照片,其實就是馬師曾。

而吳家麗也曾回憶,當年杜琪峯還特意找到馬師曾原版的《審死官》,讓她回家揣摩角色應該怎麼演繹。

至於影片的主演由發哥改為周星馳後的不同,杜琪峯的頭腦也非常清楚。一個極具英雄氣概,另一個則相對市井古惑,所以完全是兩個“宋世傑”。

為此,影片也特意請來程小東做武術指導,拍了十天動作戲,讓這部電影盡量去對白化。

當然,這樣做也與當時古裝武俠片盛行有關,畢竟《審死官》首先是一部商業電影。

“在《審死官》中,周星馳絕對沒有刻意為自己製造什麼,大部分也都是跟著劇本來走。”

杜琪峯後來回憶,這部預算1600萬(不含周星馳的片酬。)的電影籌備時間大概四個月,實際拍攝也就兩個月。

而且周星馳並沒有傳言中的過分乾涉劇本和導演,基本是一個正常的創作、表演狀態。

顯然,起碼在《審死官》的拍攝過程中,他們的合作還是非常順利。

這期間,杜琪峯還曾為周星馳被冠以“無厘頭”而鳴不平。他並不認為星爺的表演是“無厘頭”。

因為周星馳的每句對白,每個表情都很準確,而且也很會配合其他演員。杜琪峯甚至表示“星仔不會浪費每一格膠片。”

可惜非常遺憾,他們的順利合作也僅限於這部《審死官》。

這部電影大獲成功之後,大都會電影公司隨即讓這對搭檔攜《審死官》之勢,拍攝影片《濟公》。

然而正是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,讓杜琪峯對周星馳大為不滿,自此再無交集。杜琪峯後來甚至說過“那個人好像不需要我這個導演。他在鏡頭前走來走去,攝影機跟著他走便可以。”

不過他也坦言還是要感謝周星馳,如果不是這個人當年對自己的無視。他也不會用一年時間沒有拍攝,思考自己如何繼續從事電影工作。“我的作品必須有我的精神”,正是這個沉澱,才有了幾年後的“銀河映像”。

廣告贊助商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